
01股票配资额度
对于医药股和医药基金的追随者来说,这个冬天格外漫长。
从2021开始算起,A股医药板块的这波下跌已经持续了近4年之久。
申万一级行业近5年以来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 统计区间:20200220-20250220
中间偶有反弹,但离反转好像总差一口气。
关于“医药股为何持续低迷”,我们问了一下DeepSeek,它的总结可以说很全面了
政策压力:集采常态化与利润压缩
1、带量采购扩围深化
药品、高值耗材(如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价格平均降幅超80%(据新华社报道,2019年“4+7”集采试点扩围开始至2023年4月,国家已开展8批333种药品、3批4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平均降价幅度分别超过50%、80%。),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2、医保控费与DRG/DIP改革
按病种付费(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全面推行,医院用药趋向性价比优先,高价创新药入院难度增加。
行业周期:创新药估值泡沫出清
1、资本退潮与Biotech(生物技术)估值回调
2020年疫情催生医药股泡沫(如2021年5月CXO板块平均PE超100倍,据Wind数据),2021年后全球流动性收紧,一级市场融资额锐减(2022年中国生物医药领域融资额同比降40%),Biotech公司IPO连续破发。
2、Me-too创新内卷
PD-1、CAR-T等赛道扎堆研发(截至目前国内PD-1上市产品达13款),同质化竞争导致市场预期回报率下降,投资者对“伪创新”容忍度降低。
外部冲击:国际化受阻与供应链风险
1、中美摩擦与FDA审查趋严
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加剧中概股退市风险,估值承压;FDA对中国药企现场检查延迟,出海逻辑受挫。
2、原材料与成本上升
疫情后全球化工原料涨价(如培养基、色谱填料成本上涨30%-50%),叠加海运费用高企,CXO及制剂企业利润率受挤压。
市场情绪:资金迁移与风格切换
1、机构持仓比例下调
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比例从2020年四季度的14.6%降至2023年一季度的9.3%(据Wind数据),资金流向新能源、AI等赛道。
2、疫情红利消退
核酸检测、疫苗等疫情受益板块业绩高基数难以维持,据年报显示,2022年后营收同比下滑50%-90%,拖累板块整体估值。
总结一下
医药板块近几年持续低迷,本质是 “政策重塑行业规则+资本退潮估值回归+创新升级阵痛” 的叠加结果。
02
不过另一方面,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对医药保持乐观的理由——
1
历史上医药板块也曾经历多次熊市,但从未一蹶不振。
数据来源:Wind
2
不论A股还是海外市场,拉长时间看医药板块都有望显著跑赢市场。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医疗开支也会显著提高,这是客观规律。
4
人们对于优质有效的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永远不会变,这是医药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5
创新药和创新的医疗器械不断出现,治愈了很多前人类无法解决的疾病,创造出巨大的新增市场。
还有很多人类无法探知的疾病,留给医药的市场空间依然巨大。
6
医药行业兼具“必选消费属性+科技创新属性”,消费属性往往贡献确定性,科技属性往往贡献增量弹性,长期来看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赛道。
7
此外,经历长时间的低迷后,医药板块无论从估值、交易热度、机构持仓等等方面或都处于低位。
比如,截止2024年四季报,全部公募基金的医药仓位为8.58%,已经到了近10年的最低水平(据Wind数据)。
任何边际上的改善,都可能引发医药板块向上的弹性。
03
否极泰来,2025年,会是医药的“翻身之年”吗?
或许是。
从去年9月末以来,A股整体迎来显著反弹,似乎已经逐渐走出底部。从历史表现看,如果A股有行情,医药股或不会缺席。
2024年医药板块业绩增速已逐步企稳,随着刺激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创新药全链条政策细则的逐步落实,在2025年宏观、微观状况有望陆续回暖,从而带来新一轮预期改善机会。
2025年随着健康商业保险的逐步发展,医药行业支付端有望逐步改善。
而Deepseek的异军突起,也赋予了“AI+医药”想象空间
……
或许不是。
归根结底,市场是无法预测的,更何况还是医药这样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行业。
但,请不要忘记市场周期的力量,不用忘记医药行业依然是长坡厚雪的好赛道。
耐心守候股票配资额度,静待花开。
Powered by 在线股票配资平台-在线股票配资公司-在线股票配资排名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